我想很多工厂都面临过这样的问题,找的第三方运营,平时从来不见个人影,等到快续费了,上门的次数开始频繁,等你交了钱又开始新一轮的”消失“。这种恶劣现象同时也存在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公司身上。
其实不难理解。两个原因,第一个,运营公司通过各种操作把显性责任推卸给了工厂,比如网站完善,SNS社交媒体完善,甚至软文写作,而运营公司负责的又是一些工厂看不懂的东西,比如关键词优化等等,对于工厂来说,实际上处在一种不公平的地位上,运营公司的人员当然不需要频繁联系工厂,因为绝大多数的辛苦事你都帮他做了啊,做不好是你自己的责任。
第二个,不管是阿里巴巴这样的平台公司还是第三方一些热衷于SEO的运营公司,他们的业务和运营都是分开的,你能找到的往往是业务,而业务管不了人家运营,顶多只能适当的给他们一些压力,实际上,核心原因还是因为运营好坏与业务的收入不挂钩,业务的收入已经随着工厂一次性付清一年费用落袋为安了。
有些工厂拿到的询盘实在是太差劲了就会把运营经理叫过来讨要说法,实际上作用很小,这是因为运营公司对待客户从来不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吃,况且你怎么知道你一哭一闹给你的那口奶就不是掺了水的?运营的这一行的水太深了,做一些表面功夫忽悠一下工厂实在不是一件难事,上面我们已经说了,邮件性质的询盘作假有多容易,运营公司可以陪客户演戏,但是销售数据是不会陪工厂演戏的,表面功夫做的再足,拿不到询盘就接不到订单,接不到订单就是一件危及到工厂生死存亡的大事,运营公司可以忽悠工厂,工厂可以自己忽悠自己吗?
厂桥网络深切知道这其中的痛点,所以我们的运营人员除了每周提交报告,平时密切沟通,除此之外,每个月必须拜访工厂一次,学习产品和沟通运营情况,但是上门的次数也不能太多,毕竟运营经理也需要时间做事,如果每周上门一次那就意味着运营经理只能服务于三家工厂左右,按照我们给运营经理的佣金,是没办法养活自己的,况且还是自带干粮的到处跑,希望工厂方面也多多谅解。